翻页   夜间
百书楼 > 钢铁时代 >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布往夏威夷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百书楼] https://www.baishuxs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敲定了护航航母和反潜侦察机,关于武器上面的改进已经告一个段落了,中国的陆军武器和海军武器,不会大规模的换装,不是说中国没有能力为这些武器进行大规模的换种,中国的科技,在建立了基础,并且依托着众多的大学之后,中国的科技进展的速度非常的快,无论是海军,还是陆军,都有一批的武器在实验室里面发展成熟

    陆军主要是火炮上面,自走火炮的研制已经突破了100毫米,目前120毫米的自走火炮已经基本完成,加上对于陆军装备的深入研究,枪族和反器材武器的出现,更是加强了陆军的轻武器的战斗力,海军方面,新一代航母已经完成了设计,动力更加的强大,会是之前舰队航母的150%,吨位会放大到7万吨左右,超过目前近一倍,更大吨位,带来了更好的防护性和抗沉性,飞机数量,没有办法提升多少,毕竟航母大小不可能无穷无尽的增大,但是操控性和放飞飞机的速度在加快。

    这些新的技术,都是可以提升中国舰队战斗力的,只不过还没有换装,陆军装备生产出了一部分,在试验部队小规模的列装,海军装备还是停留在技术储备上面,争取向前推进以下,让舰艇的性能更高,明明更强大的武器,之所以不列装的根本原因就在于,会带来陌生感,中国跟美国的一战,会在1917年到来,在此之前,中国需要有限度的增加实力,不会对整体产生较大的改变,除非是类似装甲力量,这样对战争产生决定性的改变的力量,比如武装直升机,自走式榴弹炮,战略火箭炮车,在100公里射程左右。

    中国默默的为即将爆发的战争积累着力量,无论是在参谋总部推演司,还是在武器研究所,甚至在众多的现代化的工厂之中,他们都在默默的为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,从细微之间增加着中国的实力,特别是那些新占领地,东南亚的融入工作已经进行到了一定程度,记下来是澳大利亚,只要把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拧成一股绳的话,中国即便面对整个世界都不害怕。

    因为是改装,所以不像是新产品那样,生产的那么的慢,第一批30架改装完成反潜侦察机在完成第一时间,没有被布置在中东航线上面,而是被布置到了夏威夷,如果1917年,中美之间必将有一战的话,夏威夷就是焦点之中的焦点,为了保证这里的安全,特别是未来进驻的战舰和商船的安全,提前熟悉反潜侦察机成为了必然的选择。

    30架飞机,分成了两个大队,由60名飞行员驾驶着,离开了中国,向着海洋的深处飞去,负责人是周树正,他是一个只有25岁的年轻人,可是从事飞行已经5年了,从20岁那一年,在飞行俱乐部之中脱颖而出,成为一名飞行员,他就走上了一条根别人不同的道路,飞过最少12种机型,可是飞的最好的,也是时间最长的就是刚刚被定型改装为反潜飞机大鹏鸟级二,争取让螺旋桨的声音降低下来。

    中国拥有者世界上最高端的机械加工能力,可是这样精细化的加工,也需要循序渐进,毕竟螺旋桨是一次性加工出来的,很多工件都是不规则的形状,如果多次加工,反倒是会损伤这些机件的任性,就目前为止,中国的螺旋桨声音,只能够控制在110,这样不能够完全免疫中国高精度声呐的探查,可是对于其他的声呐,最少说5年之内,很难探测到,即便是中国自己的声呐,也很难,毕竟110比105只高出了5分贝,这种很容易会被忽略掉,除非做出雷达反应图。

    就跟现在中国这样的,所有的反应,都在声呐之中储存了,只要是发现一点点的端倪,就能够把潜艇从海水中分辨出来,这样更多的是防止误伤,在围攻潜艇的时候,如果有水下潜艇或者是中国方面舰艇的时候,可以通过声纳区分出来。

    只不过,这样的声呐附属单元,并不是每一款声纳上面都安装的,一般情况之下,只装备在中队长以上的座机之上,并且做好严格的保密,会写入程序,一旦声纳停机,关于这些数据就会反向格式化,以最大程度表现出安全。其实,如果只是声纳的实物失去,最多换装螺旋桨就好了,中国的加工能力和机械制造能力,在不停的攀升着,有关螺旋桨方面的加工和换代,一直都在进行着,只要稍稍的改变,让声纹跟之前微微有些不同,也就无法发现了小】

    【说】

    这也是安全性保证的一部分,每一个安装了这个附属单元的声纳,都是有严格的纪录,哪怕是报废,损坏也必须要送回国去,有专门的人员处理,一旦出现问题或者丢失,必须要启动调查机制,只要有可能泄露出去的,就会对螺旋桨和潜艇进行一定的处理。

    一路上,周树正一边飞行,一边试验着这一款飞机,特别是长期飞行的性能,跟之前的分别不大,似乎对动力和控制进行了改装,在起飞和降落时候的繁重工作,可以由副驾驶帮忙,这就减轻了驾驶员的辛苦程度,也降低了危险,至于空中的飞行,更加平稳,噪音什么的也更小,这样可以加强声纳的探测的精度,防止飞机上面的一些声源的影响,从天津机场起飞的,中间经过了小栗原群岛的加油,然后就直放夏威夷,最长的飞行历程高达3800公里,几乎逼近了海鹰的飞行极限4300公里,一路上还真的发现了两次潜艇,不过很可惜,他没有用武之地,都是自己的潜艇。

    好在有了这些发现,周树正也不算太孤单,再加上通过对讲系统,跟手下和飞行员们进行聊天,也算是长距离飞行难得的消遣了,5000多公里的航程,已经超过了海鹰的最大航程,哪怕是中途加油,一次性飞行时间也超过了6个小时,这对于人来说,是一个巨大的考验,不但是精神上面的,操作的体力消耗也不少,没有副驾驶,恐怕他要完成这一场长途飞行,还真的有难度。(未完待续。)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